> 好知的 > 日本人的優雅生活三大美學

日本人的優雅生活三大美學

東方文化擅於實現意象與意境,蘊含講究倫理與道德規範的華人思想,以及看重美學淬煉的日本哲學。日本三大美學:物哀、幽玄與侘寂,一道道迴路打破西方文化不曾觸及的領域,長達千年的歷史脈絡,以獨特的審美價值展現獨一無二的美感意識。
 
「物哀」表示剎那間的虛實源於心中的感嘆、「幽玄」則是追求隱蔽下的曖昧不明、「侘寂」是通往原始的心境,可謂終極的美學思辯。集老莊、儒家與佛教思想於一身,日式美學延伸至物語、和歌、戲劇以及茶道精神,施展多樣化藝術形態,啟發日後無形或有形的創作表現。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重新定義美與生活!
 
物哀:不是悲慟,僅僅是感嘆
物哀的「哀」並非傷感,而是一種由衷的感嘆,意味著日人看待事物的某一項環節。人的一生之所以珍貴,在於有限,我們在不知不覺、後知後覺中以客觀的心傳達漠然、熱情以及哀愁,尤以唯美的物哀,最能刻畫生命底層的淨化與超脫,終有一天,死亡會優雅的敞開大門。
 
「物哀風情、和歌之美」反映在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小說後半敘述主角政績失利,失去摯愛而備受打擊,最後選擇隱匿山林間與世隔絕,作者透過景致的描繪因應時序流轉、光陰遞嬗的變化,扣緊人物的內心思緒,指引出日人最早的美學表達——物哀。
 
 
幽玄:不可言喻也曖昧不明的美好
「斜陽一定要是黑色的好,明滅的燈火要是暗黃餘韻。」日本人心中適切的氛圍安排,需有一股環境幽暗、帶點曖昧和模糊,那正是幽玄的表現,幽是隱微,玄是奧妙的黑,兩者之間足以找到陰暗晦澀的共鳴。
 
侘寂:回歸原始,落實素朴主義
侘寂兩個字合而為一,概括成為日本傳統茶道和陶藝的精神,更是一種由藝術幻化而成的情境。侘,前期是指清貧、粗糙,後延伸出簡居中自在享樂,悠然望天;寂,意味褪色和消逝的心境,另一表示則是在寂靜裡感受禪意,有句話形容:侘是在簡潔安靜中融入質樸的美,寂是時間的光澤。
 
以作家村上春樹為例,雖受到西方文學的影響,但那僅僅改變了他的行文方式,細看小說風格和人物的生活狀態,有種孤寂而自由、富有詩意的棲居,著實保有「侘寂」的核心思維,頗有東方傳統的禪宗韻味。
 
儘管難以透過文字概括說明,仍可透過眾多創作,觸及深植日人文化的古老精髓,幾千年來,日本美學從唯美的物哀、深遠的幽玄,走向空無的侘寂,各有其風采、耐人尋味,不變的是文學裡那片純淨的本質,為美而生。
 
參考資料:圖/網路‧文/ Fliper 
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遠離肝癌高風險
康普茶非人人適合飲用!
洗手還分五步驟、六步驟?
3大營養素有助「視力保健」
將近九成民眾維生素D不足
人工淚液切勿過度使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