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回收垃圾反而變更多?
資源回收一直做,為什麼垃圾還是越來越多?
世界上沒有垃圾,所有的東西都是資源。會這麼說,來自踏入資源回收產業後,長期觀察的結論。發現同事整天辛苦分類、揀選,但垃圾沒有變少,流入大自然的情況還越來越嚴重。為什麼?
世界上沒有垃圾,所有的東西都是資源。會這麼說,來自踏入資源回收產業後,長期觀察的結論。發現同事整天辛苦分類、揀選,但垃圾沒有變少,流入大自然的情況還越來越嚴重。為什麼?
原因出在生產端並未考慮後端回收。許多標榜可回收利用的商品,實際上卻無法、或是必須花很多力拆解,不符成本,只能當一般垃圾處理,造成垃圾持續增加。一樣產品在最初設計之時,就決定了該資源最終的走向。看到可利用的資源,變成環境負擔,實在很可惜。
跳脫線性經濟思維,資源循環不息
開闢新產業結構的任務維艱,無法一步到位。奠定製造端的再利用能力,也掌握了原料,接下來就是面對消費者,如何達到購買產品卻不用丟的資源永續循環呢?
開闢新產業結構的任務維艱,無法一步到位。奠定製造端的再利用能力,也掌握了原料,接下來就是面對消費者,如何達到購買產品卻不用丟的資源永續循環呢?
.jpg)
如果是傳統購買行為,消費者買斷產品後,製造商無法掌控資源去處。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循環經濟,也仍遵循線性經濟流程,僅做到去化,沒做到循環。環保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也越搞不清楚,環保產品變成價格競爭,跟一般產品沒兩樣。
我們想確保資源能不斷循環利用。循環再利用不稀奇,重點要做到『確保』!我要做出差異化,就是做到『確保』,不能大量賣產品給消費者,因此也必須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疫情爆發,逆勢開創防疫市場
為了讓消費者體會以租代買的好處,同時落實產品全循環理念,在產品設計上煞費苦心。先是開發了模組化展示櫃,層板製造使用再生料,支柱則用廢鋁罐,報廢時,這些資源隨時可還原成料。這款產品非常適合展場短期租賃需求,競爭力十足。
在這場變革,消費者是最關鍵的一環。運用「讓你不用丟」這最淺白的方式,讓消費者直接體會資源是可以循環的,自覺地選用再生料,就能帶動製造商在產品設計上作出相應改變,促進回收再利用。透過產品創新,推展新的資源再利用模式,逐步帶領大家釐清垃圾只增不減的癥結點,解決問題時才會事半功倍。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