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幸福不一樣
在二十歲的尾端,即將邁入三十之際,身邊的朋友也陸續步入婚姻,聊天的話題也開始變成家庭紛擾、育兒經,甚至是單身者的惡夢話題「你什麼時候要結婚?」朋友之間的聚會尚且如此,對於家中長輩的無止盡催婚更是無力招架,也許父母是怕孩子老了之後沒人陪伴,但嚴格說起來,這本就不是父母應該煩惱的問題,畢竟孩子選擇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他自己能負責。
.jpg)
「幸福」沒有固定模式
有些人總是把結婚生子掛在嘴邊,好像人生不照著這樣的模式進行就是個不幸的人生,但「幸福」的定義又是什麼?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的人認為是要擁有很多的錢才算,有的人要的是家人都在身邊,平凡健康地一起生活著,說到底就只是每個人想要的生活不一樣,所以就算選擇單身又如何?只要能為自己負責,不麻煩到他人就好。
幸福怎麼能用一套標準來放在每個人身上呢?我們都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就像一句老話:「一個人的良藥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不能把自己過得幸福的因素,強加在他人身上,也許結婚生子對某人確實是很美好的,但卻有可能是某個人的萬丈深淵。
換個立場來想,有人覺得單身真的很好,然後不停地對抱持著結婚主義的人說單身是多麼好,然後嘰嘰喳喳講個不停,你覺得他能接受嗎?我們要學會尊重每個人會有他們的想法,也許是抱持著好心,但也要明白人與人之間是有「界限」的,每個人都有不想被踏入的領域,可以分享,但要適可而止。
進入愛情前,先學會照顧自己
人們會想投入在愛情之中,有時是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獨處,所以需要有人陪伴來補填內心的空虛。若是我們可以像日劇《獨活女子的守則》中的五月女惠一樣,跳脫出「單身就是孤獨地活著」的這種想法,從獨自做喜歡的事開始,慢慢地去享受一個人的生活,體會過程中的樂趣,然後逐漸地學會與自己相處,當我們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等合適的那個人出現時,就能好好地去迎接這段關係。
兩個人在一起若不能讓彼此成長,反而是消耗各自的美好,那又何必脫離單身?當我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如《慾望城市》的凱莉那般,理直氣壯地說:「單身才不代表沒人愛妳。而是代表妳很完美,並且能夠決定妳想要什麼樣子的生活、選擇要和誰一起走過人生的每個片段。」如果只是為了應付他人的說三道四,就隨便找一個人來將就,那只會把單身時的有趣生活,活生生地變成了兩個人的無趣日常。
參考資料:圖/網路‧文/ 女子學
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