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看的 > 社恐人士好焦慮?

社恐人士好焦慮?

近年來「社恐」一詞於網路上爆紅,其所指的便是社交恐懼症。
你是否在遇到需要社交的場合,心中感到焦慮或厭煩呢?
而社恐人士大部分的煩惱又是哪些呢?
 

NO1. 不喜與人交談
觀察近三個月內網友針對「社交恐懼」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許多網友在提到自己有社群恐懼時,多伴隨著「不喜與人交談」的煩惱,表示「不知道要說什麼,沒有話題」,其中,更有不少網友留言分享自己「聊天前會在心裡打草稿」、「打電話找客戶,都還要先打草稿練習」,還補充說明雖然打了草稿,真正開口時還是會太緊張導致口吃,引發社群廣大共鳴。
 
NO2. 不喜加入新環境
而對於社恐人士「加入新環境」也是一大挑戰,因為需要花心力社交和熟悉環境,尤其是對於身為轉學生,或是想要轉職的網友特別有感,網友就感嘆「社恐人+1,去哪都要先做功課,很難去未知的空間」、「也是社恐+1,超怕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我都會默默觀察別人在說什麼,然後在旁邊等待天使跟我搭話」。
 
NO3. 不喜成為焦點
此外,引起網友討論的還有儘管口罩解封,但因為社恐所以選擇持續配戴口罩,避免自己的表情或臉部反應被人看到,表示「口罩治好我的社交恐懼症,脫口罩會讓我直接社會性死亡」,認為戴口罩是社恐人士的救星,可以讓自己保持低調,以免成為焦點而感到不自在。
 
NO4. 不喜聚會場合
無論是在學期間,或是工作職場上,團體生活中聚會場合總是少不了,因此有許多社恐人士就會在網路上發文,詢問網友自己是否該出席某個聚會,或是關於參加聚會的建議。便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社恐人聚會」經驗,表示「每次當面跟朋友聚會,當晚睡覺就會作惡夢」,或是不擅社交的人聚在一起很快「就開始滑手機了」,覺得聚會場合是相當有共鳴的社恐煩惱。
 
NO5. 不喜表達意見
對於不少有著社交恐懼的大學生而言,需要和不認識的外系學生一起上的「通識課」就已是社交上的一大考驗,再加上若遇到經常點人回答問題的講師則更是尷尬,因此許多網友會集中討論關於各校推薦的通識課,表示「我也有社恐,很怕上台報告,表達能力不是很好」,希望可以避免選擇要發言或是分組討論的通識課,否則上課會很焦慮。
 
你也是社恐人士嗎?或在日常生活中,也曾遇過以上這些煩惱嗎?其實社交並不可怕,也無需強迫改變自己而變得焦慮又不開心,不妨放寬心面對,相信可以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社交方式!
 

參考資料:圖/網路‧文/《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解析你在別人眼中的真實形象
容易想太多星座TOP3
12星座敗家指數大公開
12星座男黑暗面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分手失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