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看的 > 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做個明白人

信息爆炸的時代要做個明白人

20多年前,崔健唱出了一句「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20多年後,世界變化更快,不明白的人也越來越多。知識焦慮者就是其中之一。
 
所謂知識焦慮,說到底是一種信息焦慮,是個人在面對海量信息時只能淺層吸收或難以吸收的一種心理恐慌,也是個人分析、處理、理解信息能力較差的一種表現。在一個「知識」和「乾貨」漫天飛舞、撲面而來的時代,如何認識信息,已經不只是拯救焦慮的前提,更是拯救身心健康的前提。
 
表面上看,知識焦慮是一種求知饑渴,是個人渴望更多的信息為我所用乃至變成自身的翅膀,是正常的自我提升。其實,深層來看,知識焦慮更多源自個人對知識的錯誤認知。
 
一方面,現代社會的知識——即使是某一個很小方面的知識——相對個人也是無限的,如果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沒有堅定且明確的方向,便會急於找人帶路,使自己走出焦慮,從而陷入盲目跟風的狀態,結果是,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同時也把自己的錢袋變成別人的提款機。一陣知識付費的疾風驟雨之後,只剩下一片狼藉。
 
另一方面,任何一種成熟的知識和學問都有其邏輯演進的內在體系,都有複雜而深入的思考過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曾經,一篇題為《羅振宇的騙局》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提到,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以羅振宇為代表的「文化商人」更多意義上滿足了絕大部分人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被人稱之為讀書人的虛榮心。對於絕大多數人,聽再多的羅振宇都不可能成功,因為都是二道販子的產品,聽著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夠系統,且失真。
 

缺乏專業、嚴謹甚至痛苦的訓練,難以習得真正的學問。而所謂「乾貨」則簡化甚至省略了其中的複雜和痛苦,貌似節省了時間,令購買者覺得「聽到就是知道,知道就是掌握」,從而造成一種短時間內智力快速上升、知識量爆棚的幻覺。其實,沒有經過思考而被灌輸的「知識」最終不過都是空中樓閣,待樓塌了,還是要面對現實,那時不僅會發現自己沒有多大改變,還可能加劇知識焦慮,形成惡性循環。
 
於是,知識付費浪潮下培養了這樣一批人:對世界格局無所不知,對如何成長突破了如指掌,對各種學習理論套路如數家珍,但是一到改變自己的處境就疲軟乏力,事情沒做多少,心氣卻高居不下;顯得非常努力,過得卻異常艱辛——投機取巧的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
 
當然,知識焦慮還可能源於社交場合中的炫耀需求。無論是為知識付費還是對傾聽者高談闊論,都是有些人為了用來證明其擁有更好的社會地位。從這個角度來說,為知識焦慮買單,無非是用知識裝飾自己。不過,再美的裝飾也只是裝飾,淺層的知識獲得很容易被內行人「看穿」。
 
知識是文明的動力,也是創造財富的源泉。信息爆炸的時代帶來了海量和便捷的學習渠道,也帶來了環境的瞬息萬變,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的心靈變得更為擁擠和孤獨。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學習什麼樣的知識,都需要首先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對時代和社會有自主的觀察和判斷。這是學習知識的前提,同時也是學習知識的目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世界變化越快,越是要做個明白人,這樣才能少一些焦慮,也少一些被忽悠的可能。無論學習什麼樣的知識,都需要首先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對時代和社會有自主的觀察和判斷。這是學習的前提,同時也是學習的目標。
 

參考資料:圖/網路‧文/每日頭條
如有不適當或對文章出處有疑慮,請來信與我們告知,我們將會在最短時間進行撤除

你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
解析你在別人眼中的真實形象
容易想太多星座TOP3
12星座敗家指數大公開
12星座男黑暗面
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
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分手失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按個讚吧!